四川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新闻网
川大在线 | 专题新闻 | 热点专栏 | 菁菁校园 | 川大人物 | 长镜聚焦 | 锦水抒怀 | 百年史苑 | 百川讲坛
光影川大 | 文化展馆 | 媒体川大 | 高教视点 | 公告发布 | 学术看板 | 川大视频 | 川大校报 | 追求网
//www.hrbctang.com/news/info/1135/#
川大在线 更多>>
· 我校成立全省首个5G+XR联合创新实验室
· 【学党史 践初心】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
· 中央第七巡视组巡视四川大学党委工作动...
· 出版社与期刊社党总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 【学党史 践初心】百年风雨党史鉴 守正...
· 我校入选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正...
· 央视新闻频道连续报道我校考古文博学院...
· 【央视五四晚会】我校三星堆考古青年学...
· 我校主办的《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青年...
· 我校举行“颂红色百年奋斗史,争做新时...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小琳一行到校...
热点专题 更多>>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
· 四川大学第八次党代会
· 核心价值观在川大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
编者按:2021年1月12日,新华网以《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钟本和 [详细]
近日,我国著名的优生遗传学专家、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丁显平教 [详细]
川大在线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川大在线>>正文

【央视五四晚会】我校三星堆考古青年学者谈传承川大精神为国立新功

时间:2021-05-05 来源:应厚非 作者: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之火,赓续长存。五月四日晚黄金时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奋斗正青春——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CCTV-1、CCTV-3、央视频、央视文艺和央视影音联合播出。学校组织我校考古文博学院青年教师马永超,青年学生郭振新、李梓嫣代表四川大学三星堆考古发掘队22名队员登上大舞台,畅谈全面参与此次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所思所感。

三星堆发现以来的90余年,一代代川大考古学人与四川考古工作者一道,披荆斩棘、上下求索、砥砺前行,拨开四川远古重重迷雾、重建四川古代巴蜀历史、建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为打造巴蜀文明金色名片、见证巴蜀文明从盆地走向世界的辉煌贡献考古学人的力量。作为新成长起来的川大考古人,三星堆5、6、7号坑负责人马永超在节目中讲诉了在三星堆考古过程中的有趣经历和心得体会,他深有感触的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川大90后的加入,我们的考古现场越来越生动活泼,越来越有青春气息。

此次《奋斗正青春——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创意打造多元舞台,以武术、杂技、诗朗诵、传统服饰等多种展示展现青年一代的非凡创造力。节目更是以“直播+晚会”的创新模式打开媒体融合新思路,增加别有趣味的倒计时融媒体直播活动,从外景“云录制”到无界限互动舞台,全方位打造融媒体节目新样态。

20201211日,我校考古队入驻三星堆遗址,参加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并主要负责567三坑的发掘。其中5号坑最小,占地仅3.5平方米,但出土很多金器残片,目前已清理出多件金器和60余枚带孔圆形黄金饰片、数量众多的玉质管珠和象牙饰品,目前最令人瞩目的金面具便出自5号坑。6祭祀坑发现了一具木匣,长约1.5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匣内装有何物仍然成谜。7号坑是我校负责的最大面积的祭祀坑,目前尚未发掘到器物层。此次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有助于解决长期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过去考古只发现了两个坑,这次增加到八个坑,并且对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探,有助于复原当时神庙祭祀区内部的空间,对完整认识古蜀文化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乃至于反映的宇宙观念,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澎湃新闻、腾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曾多次报道我校全面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等工作。

关闭

网站首页 | 川大在线 | 专题新闻 | 热点专栏 | 箐箐校园 | 川大人物 | 长镜聚焦 | 锦水抒怀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08-2012 四川大学新闻网
地址:四川大学行政楼405 新闻热线:028-85407983;028-85405120 news@scu.edu.cn;scunews@163.com 传真:028-85407983